2021级室内艺术设计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室内艺术设计专业

专业代码:

550114

专业负责人:

李巧云

执 笔 人:

谢四和

制订时间:

二0二一年七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二、入学要求

三、基本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面向

(二)职业资格证书

(三)典型工作任务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情况

(二)课程教学要求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表

(二)学时与学分分配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九、毕业要求

十、附录



2021级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室内艺术设计

专业代码:550114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年。

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表1职业面向一览表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

术领域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文化艺术大类

(55)

艺术设计类

(5501)

公共建筑装饰和装修(5011)/住宅装饰和装修(5012)

室内装饰设计人员(2-10-07-06)

1.助理室内装饰设计员(初始岗位)

2.室内装饰设计员(发展岗位)

3.软装设计师(迁移岗位)

4.室内工程预算员(迁移岗位)

室内装饰设计师


本专业可以取得室内装饰设计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下表2所示。

表2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序号

证书名称

颁证单位

建议等级

1

室内装饰设计师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

初级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如表3所示。

表3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完成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

对应课程

助理室内装饰设计员(初始岗位)

1.现场勘查(量房);

2.绘制原始空间图纸;

3.协助设计师平面布局;

4.协助制作施工图方案。

1.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准确的传达能力;

2.具备图例、现场识读能力;

3.具有功能空间设计布局、平立面造型设计、材质搭配及陈设设计能力;

4.具有对设计方案的表现能力和深化能力;

5.具备CAD施工图的制作能力;

6.具备使用手绘或三维软件表达设计师设计概念的能力。

CAD室内施工工程图、3D MAX、草图大师、室内电脑效果图设计与制作、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软装设计。

室内装饰设计员(发展岗位)

1.与业主谈单;

2.室内装饰项目方案设计;

3.汇报方案;

4.施工图审查;

5.协助业主购买施工材料。

1.具备熟练操作项目流程、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的能力;

2.具有前沿的设计理念及敏锐的设计创新意识能力;

3.对项目进行方案设计及其它装饰效果设计能力;

4.具备手绘设计快速表达、CAD施工图表达、3D MAX效果表达的能力;

5.施工图准确识读和审查能力

6.熟悉各种建筑装修材料并正确地选用材料和搭配材料的能力。

CAD室内施工工程图、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软装设计、装饰材料与预算、室内手绘效果图、电脑效果图设计与制作。

软装设计师(迁移岗位)

1.软装项目成本控制;

2.软装方案表达;

3.软装方案设计;

4.协助业主采购软装产品。

1.软装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能力;

2.整体软装饰设计方案制作能力;

3.熟练使用Photoshop、AutoCAD、美间在线等设计软件的能力;

4.方案色彩设计、产品陈设、搭配能力;

5.协助采购、挑选各项软装产品的能力。

软装设计、装饰材料与预算、室内手绘效果图、CAD室内施工工程图、Photoshop、家具设计

室内工程预算员(迁移岗位)

1.识读施工图纸;

2.合同洽谈;

3.编制施工预算;

4.收集最新政策、行情;

5.编制竣工决算。

1.熟悉掌握建筑材料应用和市场价格的能力;

2.熟悉施工工艺的能力;

3.具有编制施工预算的能力;

4.及时掌握有关的经济政策和实时关注相关法规变化的能力;

5.随时掌握预算成本、实际成本,正确编制竣工决算的能力。

CAD室内施工工程图、装饰材料与预算、施工工艺与材质。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室内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技术和技能,具备室内居住空间设计、室内公共空间设计、CAD室内施工图制作、装饰材料与预算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公共建筑装饰和装修行业及住宅装饰和装修行业的室内装饰设计人员职业群,能够在农村装修市场,中小型装饰装修公司,从事室内装饰设计人员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毕业3-5年后可担任室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及室内工程预算员等职务。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Q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Q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Q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

Q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Q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知识从事相关岗位工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Q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Q7:具有除从事室内设计技术相关工作应有的文化素养外,还需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备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素养。

2.知识

K1:了解室内装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知识。

K2:了解室内装饰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知识。

K3: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K4:熟悉装修规章制度、施工工艺标准、装修材料环保等相关知识。

K5:掌握室内设计制图与识图知识。

K6:掌握室内设计艺术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K7:掌握室内设计相关软件制图知识及装饰工程预算知识。

K8:掌握室内家具与陈设知识及室内设计材料、构造、施工知识。

3.能力

A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A3:具有较强的造型设计、审美与空间想象能力。

A4:具有基础的绘画技能和进行室内空间环境速写的技能。

A5:具有较强的规范制图能力及有较强的室内施工图深化设计能力。

A6:具有较强的室内空间设计能力。

A7:具有较强的室内陈设软装搭配的能力。

A8:具有较强的室内电脑效果图表现能力。

A9:具有一定的室内装饰工程预算编制能力。

A10:具有一定的室内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能力,有室内设计、施工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意识,具有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需求进行创业的能力。

本专业一共设置3个模块共46门课程,共计2828学时,146学分。具体如表4所示。

表4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门)

学分小计

主要课程/教学环节

1

公共

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12

30

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劳动教育、思想道徳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创业基础、大学生活就业和创业指导、大学体育、大学生安全教育

公共基础限选课程

3

8

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大学英语

公共基础任选课程

6选3

6

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现代礼仪、苗族鼓舞、茶艺文化、湘西民俗旅游文化

2

专业

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11

35

设计素描、色彩构成、设计构成、室内手绘效果图、人体工程学、草图大师、施工工艺与材质、Photoshop、家具设计、3D MAX、营销与技巧

专业核心课程(必修)

6

25

CAD室内施工工程图、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装饰材料与预算、室内电脑效果图设计与制作、软装设计

专业拓展课程(选修)

8选4

8

线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苗族服饰、设计美学、苗绣技艺、土家织锦技艺、少数民族服饰色彩设计、现代设计史

3

集中实践

课程/环节

必修课

7

34

社会公益活动、市场调查、毕业采风、跟岗实习(含劳动实践)、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毕业教育


46

146




备注:社会公益活动,包含服务社区、三下乡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不计课时、不计学分,周末、寒暑假进行。


(二)课程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5所示。

表5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设置及要求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军事理论

素质目标

1.增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达到居安思危,忘战必危的思想意识;

2.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知识目标

1.通过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本课程的知识分析军事形势。

1.国防概述;

2.国防法制;

3.国防建设;

4.国防动员;

5.军事思想概述;

6.毛泽东军事思想;

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8.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9.国际战略格局;

10.我国安全环境;

11.高技术概述;

12.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13.高技术与新军事变;

14.信息化战争概述;

15.信息化战争特点。

1.教学条件:寝室、训练场地、军械器材设备;

2.教学方法:教官现场示范教学,学生自我训练;

3.师资要求:军事教育专业,转业退伍军人,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及良好的师德师风;

4.考核要求:考查;形成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

2

军事技能

素质目标

1.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

2.发扬革命精神,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

知识目标

1.掌握军姿、军纪及必备军事技术训练要素;

2.熟悉并掌握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的要领、标准。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思想上的自立和独立,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面对困难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个人军事基础能力及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1.内务整理;

2.军姿、军人徒手队列动作;

3.喊口号、拉歌、拉练、分列式会操演练等。

1.教学条件:寝室、训练场地、军械器材设备;

2.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逐个动作教练,还可以采取竞赛、会操、阅兵的方法,注重教养与学用一致,强调在日常生活、训练中养成优良的作风;

3.师资要求:军事教育专业,转业退伍军人,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及良好的师德师风;

4.考核要求:考查;形成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

3

劳动教育

素质目标

1.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正确劳动观;

2.形成尊重劳模工匠、争当劳模工匠的良好风尚。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2.了解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劳动安全知识。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形成乐于劳动、善于劳动、注意安全、遵纪守规的良好劳动习惯;

2.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

1.劳动精神;

2.劳模精神;

3.工匠精神;

4.劳动组织;

5.劳动安全;

6.劳动法规

(含专题教育)

1.教学条件:理论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试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实践教学以集体劳动实践为主;

2.教学方法:理论教学灵活运用集中授课、专题讲座、心得分享等授课方法,点燃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向往,增强学生劳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通过对学生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方式进行;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较为深厚的劳动素养理论知识,同时应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

4

思想道德与法治

素质目标

1.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知识目标

1.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2.理解和掌握法律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的基本理论。

能力目标

1.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2.能践行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能以道德规范自身行为;

4.能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1.人生的青春之问;

2.坚定理想信念;

3.弘扬中国精神;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6.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教学条件: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

2.教学方法:釆用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等方式开展教学;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

4.考核要求:考试。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 过程性考核30%+终结性考核70%。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素质目标

1.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执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知识目标

1.帮助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以及各大理论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

能力目标

1.帮助大学生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分析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认识和分析当今中国的实际、时代特征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1.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5.邓小平理论;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科学发展观;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9.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0.“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2.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4.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教学条件:除使用传统教具(黑板、粉笔、PPT)外,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

2.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问题探究法

(3)头脑风暴法

(4)翻转课堂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

4.考核要求:考试。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30%+终结性考核70%。

6

形势与

政策

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

能力目标

1.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和决心,坚信我们党完全有能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化危为机,战胜困难,在应对挑战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培养正确分辨能力和判断能力。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当代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自觉性和态度,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

1.党的建设;

2.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

3.港澳台工作;

4.国际形势与外交方略。

1.教学条件: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

2.教学方法:釆用专题式教学,运用讲授法、研讨法、案例教学等,探索慕课教学及线上课程资源库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运用;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

4.考核要求:考查。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 过程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7

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

素质目标

1.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

2.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 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3.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知识目标

1.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2.了解高职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1.学生能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第一部分:认知篇-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探索篇-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第三部分:调适篇-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第四部分:体验篇-体验自我心理状态;

第五部分:实践篇-服务学习,助人自助。

1.教学条件:对分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团体辅导需要团体辅导室进行教学;

2.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

(2)心理测评法;

(3)小组讨论法;

(4)任务驱动法;

(5)角色扮演法;

3.师资要求: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并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4.考核要求:考查,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8

计算机应用基 础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4.能够将计算机作为工具为其它专业及课程的学习服务,能够获得学习新的软件、使用新的软件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操作方法;

3.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4.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5.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

6.掌握internet的应用;

能力目标

1.能搜索网上资源并能较好的利用网上资源;

2.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写文档,如毕业论文;

3.能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制作电子表格,并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4.能制作动态演示文稿。

项目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任务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

任务2: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任务3: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项目二:使用Word等软件制作文档

任务4:文档录入与编辑;

任务5:文档格式化设置;任务6:文档表格处理;

任务7:文档图文混排;

任务8:文档高级排版;

任务9:文档页面设置与打印;

任务10:邮件合并功能;

项目三:使用Excel等软件制作电子表格

任务11:Excel工作表编辑与美化;

任务12:使用公式与函数;

任务13:数据统计与分析;

任务14:图表与页面设置

项目四: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演示文稿

任务15:制作幻灯片;

任务16:设置动画效果;

任务17:设置切换和放映效果。

项目五:互联网络操作基础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与微机实训室;

2.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与本专业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教学案例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学过程中釆用演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教师需要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信息化素养,具有熟练的办公软件应用技巧;

4.考核要求:考试;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30%+终结性考核70%。

9

创业基础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

知识目标

1.了解创业广义和狭义的创业概念;

2.理解新创业的定义与功能,创业的要素与类型,创业过程与阶段划分。

能力目标

1.能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当代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

2.创业、创新与创业管理;

3.创新与创业者的源头;

4.创业团队管理;

5.创业项目书;

6.创业融资、创业风险与危机管理。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或创业实训基地;

2.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招聘实践、分组练习、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3.担任本课程的教师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具备丰富的创业指导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10

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激发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自觉性。

知识目标

1.了解职业的一般知识及现代职业发展的趋势;

2.掌握目标职业对个人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的要求。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各种求职、创业的能力。

1.职业介绍;

2.选择与规划个人职业;

3.指导就业准备,克服心理障碍;

4.介绍求职与应聘的方法;

5.介绍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6.分析就业、创业形势;

7.创业案例解析。

1.教学条件: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

2.教学方法:授课以课堂教学和网课形式,采取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运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社会调查等方式;

3.师资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考核要求:考查。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 过程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11

大学体育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念;

2.培养勇敢、顽强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习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

1.了解体育运动相关知识;

2.掌握常见体育项目的练习方法及参与规则;

3.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熟练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

能力目标

1.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能力;

2.具备处理常见运动创伤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1.体育理论:体育锻炼方法,体育卫生与保健,体育欣赏,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田径,球类运动竞赛组织工作;

2.体育技能: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和跆拳道等项目;

3.学生健康达标测试: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男)、800米(女)、身高体重、肺活覺、坐位体前屈、50米。

1.教学条件:需在相关体育场所进行,如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及各相应器材若干;多媒体教室;

2.教学方法:釆用任务驱动法、示范法、讲授法、信息化教学法、翻转式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实践;

3.师资要求:教师要求具有研究生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4.考核要求:考查,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12

大学生安全教育

素质目标

1.通过理论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地努力。

知识目标

1.了解大学生安全的基本知识;

2.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

3.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

能力目标

1.能在安全教育演示、演练中;

2.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

3.掌握以安全为前提的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

1.消防安全;

2.交通安全;

3.食品安全;

4.公共安全;

5.网络安全;

6.心理安全;

7.安全救护常识。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教学软件,职教云平台;

2.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提问法等;

3.师资要求:安全教育专业或多年从事安全工作,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30%+终结性考核70%。

(2)公共基础限选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6所示。

表6公共基础限选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应用文写作

素质目标

1.具有综合人文素养、职业素养;

2.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3.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4.具有良好的思维和协作习惯。

知识目标

1.了解应用文发展史;

2.熟悉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文种的写作知识;

3.掌握工作和生活中常用应用文的写法。

能力目标

1.能够搜集、阅读、理解、分析、运用材料;

2.能够写作主题鲜明、材料详细、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的常用文书;

3.能够正确选择文种,运用应用文处理社会公务、日常事务、职业岗位事务。

1.应用文概述:应用文写作基本原理等;

2.校园文书:实验报告、实习报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3.日常文书:便条、单据、申请书、倡议书、介绍信、证明信、感谢信、慰问信、启事、海报等;

4.职场文书:如应聘信、求职信、简历、竞聘演讲稿、述职报告等;

5.公务文书: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等;

6.事务文书:计划、活动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会议记录等。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职教网络平台等;

2.教学方法: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选择具体文种,创设生活、学习、职业工作情境,进行书面写作技能训练。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字写作能力,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贯穿课程始终;

4.考核要求:考查。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50%+终结性考核50%。

2

大学语文

素质目标

1.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培育学生的创新批判性思维和工匠精神;

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

4.培养仁爱、孝悌等人文情怀,诚信、刚毅的品格和豁达、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5.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2.了解中国文学发展基本脉络,尤其是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

3.掌握基本语文常识;掌握散文、诗词、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特点。

能力目标

1.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2.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文学作品鉴赏和审美能力;

5.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国学经典品读:《大学之道》等;

2.文学作品欣赏:《春江花月夜》等;

3.口语交际训练:《交谈与辩论》等。

1.教学条件: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

2.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教学法、翻转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字写作能力,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试。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50%+终结性考核50%。

3

大学英语

素质目标

1.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使英语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2.提升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

3.增强跨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知识目标

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要求学生掌握单词的读音、用法及拼写),使之达到《基本要求》中规定的3500个单词,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分析复杂句子结构;

3.学习掌握应用文的写作;

4.学习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

5.学习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

1.具备一定的日常交际和业务交际能力;2.能够进行日常短文和应用文的阅读、翻译和写作;

2.能综合运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满足未来岗位需求;

4.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

1.文化背景知识导读:中外文化成就及其代表人物;比较中外传统节日和民俗的异同;中外文明礼仪的不同;相关国家人文地理等信息;简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日常交际训练:单元话题讨论,内容涉及社会、文化、经济现象及职场礼仪等;

3.语法专题训练:主系表结构、情态动词、there be句型、人称代词、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最高级、现在进行时态、将来时态、一般过去时态、现在完成时、宾语从句、状语从句、被动语态;

4.文章阅读训练:阅读理解和语言点练习,选文从微观和主观角度切入单元主题,内容包括人物传记、故事、案例等;

5.应用文写作训练:名片、简历、价格清单、海报、备忘录、信件(非正式和正式)、招聘广告、通知;

6.课外拓展训练:学生综合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单元课外活动:传单、问路指引、家族图谱、菜单、海报等,或进行课堂演示。

1.教学条件:使用智慧教室,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2.教学方法: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课堂运用启发式讲授、任务教学法、情景交际法等教学方法相融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师资要求:应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英语专业毕业,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试,本课程为考试课程,形成性考核占40%与终结性考核占60%权重比的考核方式。


(3)公共基础选修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7所示。

表7公共基础选修课程设置及要求(6门选3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普通话

素质目标

1.培养深入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传统;

2.培养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3.培养良好的言语交际意识与习惯。

知识目标

1.了解普通话的内涵;

2.了解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以及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3.掌握普通话的学习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提高个人的语言文字知识水平,具备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能完成课本语言到自身规范语言的转换,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

1.什么是普通话;

2.汉语方言;

3.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4.怎样学好普通话;

5.语音和语音系统;

6.声母;

7.韵母;

8.声调;

9.音节;

10.音变。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 室、普通话测试实训室;

2.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训练、示范、模拟训练的形式,精讲多练,理论讲授时间占1/5,活动实践占4/5;

3.师资要求:教师应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以及省级普通话测试师相关证书;

4.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50%+ 终结性考核50%。

2

演讲与

口才

素质目标

    培养倾听的素养;

2.培养文明优雅,谦虚礼貌的言语交际意识与习惯;

3.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知识目标

    了解言语交际的重要作用、基本原则及方法;

2.理解言语交际必备的心理素质、思维素质、应变能力;

3.掌握有声语言、态势语言、社交语言、求职口才、即兴演讲、服务口才等贴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与日常生活实践需要的言语口才基本技巧与方法;

能力目标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2.具备利用演讲这一有利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能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说服对方,从而完成工作任务。

1.课程介绍;

2.口才概述;

3.演讲口才;

4.口才艺术;

5.社交口才;

6.辩论口才;

7.朗诵口才;

8.谈判口才;

9.求职口才。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

2.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项目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

3.师资要求:汉语言、文学类专业背景,本科以上学历;

4.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50%+ 终结性考核50%。

3

现代礼仪

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2.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品格;

3.培养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知识目标

    了解各种社会交往场合应遵循的礼仪规则;

2.掌握仪容、仪表、仪态礼仪的相关知识和具体规范;

3.掌握社会交往与人际沟通礼仪规范;

能力目标

1.具有理论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具有比较熟练的案例采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所掌握的现代礼仪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实际应用与社会工作接轨,打下基础。

1.个人形象礼仪

2.社会交往礼仪

3.岗位服务礼仪

4.世界民俗礼仪

1.教学条件:使用多媒体教学;

2.教学方法:讲授法, 练习法,分析法;

3.师资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50%+ 终结性考核50%。

4

苗族鼓舞

素质目标

    培养热爱湘西鼓舞的感情,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培养团队相互协作意识;

知识目标

    了解苗族鼓舞、土家族摆手舞的产生和发展演变;

2.掌握湘西鼓舞的类别;

3.掌握苗族鼓舞的敲法。

能力目标

    具备苗族鼓舞相关活动的组织及表演能力;

2.具备传播弘扬苗族鼓舞文化艺术能力。

1.湘西鼓舞的起源;

2.湘西鼓舞的艺术形态;

3.鼓舞的艺术分类;

4.鼓舞的表演时间;

5.鼓舞的音乐分类;

6.鼓舞祭祀音乐;

7.鼓舞击鼓音乐。

1.教学条件:苗鼓等教学工具,空旷的室外场地或室内苗鼓室;

2.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3.师资要求:授课教师为相关非遗传承人;

4.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40%+ 终结性考核60%。

5

茶艺文化

素质目标

    培养传播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2.培养多维度审美提高;

3.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茶艺知识及茶文化的基本精髓;

2.掌握六大茶类泡饮方法;

能力目标

    能熟知茶艺文化,并具备茶文化推广能力;

2.具备茶文化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

本课程学习、了解、掌握中国茶艺与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和训练要求,其内容主要包括:

1.茶之源

2.茶之用

3.茶之道

4 茶之韵

5.茶之礼

6.茶之器

7.茶之艺

8.茶之席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茶艺室;

2.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3.师资要求:授课教师应具有茶艺技能、且具备一线从业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

4.考核要求:考查。

采用课堂考勤与茶席设计与茶艺展示的实操性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考核。其中前者占40%,后者占60%。

6

湘西民俗旅游文化

素质目标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追崇。

知识目标

    了解民俗与旅游主要概念、民俗旅游的基本知识、民俗旅游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研究湘西民俗文化的风俗习惯、心理素质;

2.熟悉湘西少数民族文化风貌、思维模式、心理积淀;

3.掌握湘西各民族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人生仪礼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宗教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等;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知和理解各类民俗事象的表现,并具备对此作出准确判断与分析的能力;

2.能利用民族民俗相关知识进行传统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具有旅游市场拓展能力;

3.能灵活运用与分析民俗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具备撰写旅游产品设计说明的能力。

1.初识湘西——湘西州基本概况;

2.品读湘西——揭开湘西神秘面纱;

3.解密湘西——熟悉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逐梦湘西——奋进中的湘西。

1.教学条件: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

2.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田野调查、小组讨论、专题研习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主讲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对湘西文化、民俗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 过程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2.专业课程设置及要求

(1)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8所示。

表8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 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素质知识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设计素描

素质目标

1.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知识目标

    熟悉设计的形式美基础;

    掌握设计素描的基本造型表现方法;

    掌握造型方式对形式语言进行表现。

能力目标

1. 具备基本的视觉审美判断能力以及观察物象本质、捕捉物体形象的能力;

2. 具有造型基础及设计造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快速表现能力;

3. 能够组织造型元素构建作品,进行创意表现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模块:

模块一 素描基础

项目一 素描与设计

项目二 形态造型结构;

模块二 素描表现

项目一 自然再现与形式表现;

项目二 肌理表达

模块三 素描创意

项目一 形态的创意联想与表现;

项目二 解构的创意联想与表现。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画室;

2.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演示法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教学能力;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2

色彩

构成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2.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3.具有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

知识目标

1.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

2.熟悉色彩构成的表达方法与制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色彩构成能力和色彩构成审美能力;

3.掌握色彩构成的定位、创意和手绘技能;4.掌握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具备精益求精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构成能力和审美能力;

3.具有较强的色彩敏感度、时尚敏感度;

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实际运作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

模块一 色彩构成理论基础

项目一 色彩构成概论;

项目二 色彩属性;

项目三 色彩变化;

项目四 色彩心理;

模块二 色彩构成设计拓展

项目一 室内软装色彩案例分析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画室;

2教学方法: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采用演示法、示范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教学能力;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3

设计构成

素质目标

1.具有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设计构成的基础知识,

2.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

3.了解立体构成材料、方法、步骤;

4.掌握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

1.具有对设计构成在各种产品设计中的图案设计应用与重构、排列分析能力;

2.能够由具象地描绘式思维方式,转向抽象地概括事物、简化、搭配和重组的思维方式;

3.能按照设计课题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本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模块:

模块一 平面构成

项目一设计构成概述;

项目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项目三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

模块二 立体构成

项目一立体构成概述;

项目二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

模块三 设计构成在室内空间中的综合运用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画室;

2.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结合所教专业的特点,进行探索和研究;收集优秀实例,增加学生的实践知识和表象积累,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教学能力;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4

室内手绘效果图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2.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3.拥有团队协作精神及敬业精神;

4.具有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具备精益求精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效果图的绘制原理;

2.熟悉素描、彩铅、水彩、马克笔等表现技法;

3.熟练运用透视原理进行室内效果图表现;

4.掌握建筑风景的速写表现和色彩效果表现。

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模块:

模块一 手绘基础知识

项目一手绘概述、线条练习;

项目二一点透视、两点透视表现室内空间效果;

模块二 家具与陈设表现

项目一 家具单体、组合表现;

项目二 陈设单体、组合表现;

模块三 马克笔着色技法

项目一 单体着色、组合着色;

项目二 材质表现解析;

模块四 室内空间设计表现

项目一 客厅手绘表现;

项目二 卧室手绘表现;

项目三 厨房、卫浴手绘表现。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2.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法、案例教学法、作品展示法、分组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美术及室内设计知识,具有双师型素质;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5

人体工程学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2.培养吃苦耐劳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的对应关系;

2.熟悉人体尺寸及其应用方法;

3.掌握通过相关人体工程学进行室内装饰设计的技能。

能力目标

1.具有人体工程学相关理论并灵活运用于设计实践;

2.具有运用人体工程学理论进行住宅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模块:

模块一 人体工程学学科概述;

模块二 人体尺寸测量与统计表的识读模块;模块三 人体工程学与环境的关系;

模块四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2.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法、案例教学法、作品展示法、分组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教学能力;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6

草图大师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3.引导原创设计,尊重知识产权,培养法治意识。

知识目标

1.了解草图大师的软件应用;

2.熟悉整个设计施工流程及材料,家具的常用尺寸;

3.掌握一整套家装的设计风格及软件搭配。

能力目标

1.能感受室内空间模型与场景的美学特点,提高审美能力与制作能力;

2.能按照自己作品的风格和特点,独立完成单个、组合、场景建模作品;

3.具备各种室内设计风格和流派的表现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

模块一 软件基本操作

项目一 三维软件概述与行业使用情况介绍;

项目二 草图大师概述、软件功能介绍;

项目三 单体模型的一般建模方法;

项目四 组合模型的一般建模方法;

模块二 软件综合应用

项目一 场景建模——住宅空间的建模方法与常见陈设搭配;

项目二 场景建模——公共空间的建模方法与常见陈设搭配。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机房;

2.教学方法: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如学习通、多媒体教学---视频、动画、模拟、演练、讲解)。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室内设计装修工作经历,能熟练操作软件,具有双师型素质;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7

施工工艺与材质

素质目标

1.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2.熟悉市场行业动向、引导原创设计,尊重知识产权,培养法治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具备精益求精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装饰材料的类型及规格;

2.了解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

3.了解新材料和新工艺。

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装饰施工管理的能力;

2.具有对装饰材料进行分类、管理的能力;

3具有在装饰工程项目设计实践中对装饰材料进行合理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模块:

模块一 室内装饰材料

项目一 室内装饰的基本概论;

项目二 室内装饰常用材料;

项目三 室内装饰材料调研;

模块二室内主要部位施工工艺

模块三综合练习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工艺与材料实训室;

2.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室内设计装修工作经历,具有双师型素质;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8

Photoshop

素质目标

    具有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养成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

    培养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的职业品质。

知识目标

    熟悉Photoshop工具箱各工具的操作;

    熟悉计算机颜色的表示方法和颜色的调整方法;

    掌握Photoshop图层、通道、蒙版、滤镜等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掌握Photoshop软件环境下的创意设计。

能力目标

    能进行数码照片处理、色彩修饰;

    能制作图像特效、文案图案等;

    具有使用Photoshop制作效果图,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

模块一 PS基础技能

项目一图像选取与绘制

任务1:选区应用

任务2:绘图和修饰图像

任务3:路径与图形

项目二图像色彩与文字

任务1:色彩与色调调整;

任务2:文字处理;

项目三 图层、蒙版、通道、滤镜等正确运用;

模块二效果图后期处理实训

项目一室内效果图后期处理;

项目二居室彩平图制作、毕业海报制作。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机房;

2.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法、案例教学法、作品展示法、分组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教学能力;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9

家具设计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2.具有设计审美,并能通过结合实际情况解决现实工作问题。

知识目标

1.了解家具设计的定义、作用、功能与分类;

2.熟悉家具设计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3.掌握家具设计的过程和艺术表现的专业技术。

能力目标

1.具有与客户沟通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室内设计的想象能力;

3.具有整套设计能力;具有主动的学习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模块:

模块一 家具设计概述

项目一 家具行业概述及制作流程;

项目二 家具制图标准与规范;

模块二 家具设计概念、草图、结构图的绘制

项目一 家具设计前期调研内容介绍;

项目二 家具设计概念草图介绍;

项目三 家具设计快速表现

模块三 家具设计方案的实施及工艺

项目一 家具设计常见材料介绍;

项目二 中国传统榫卯工艺介;

项目三 中国传统木工艺的应用;

模块四 装修装饰行业中的家具设计应用。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

2.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引入实际项目,结合实际项目、案例理论分析字体创意变形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具有双师型素质;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10

3D MAX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2.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3.拥有团队协作精神及敬业精神。

知识目标

1.了解3D MAX的软件应用;

2.掌握3D MAX工具和命令的使用;

3.掌握室内空间建模、材质及灯光的设置;

4.掌握摄像机取景及渲染输出;

5.熟悉住宅空间和公共空间效果图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能力目标

1.能使用软件进行室内常用模型的搭建;

2.能进行室内材质与灯光的处理;

3.能灵活运用软件进行室内空间效果图的处理及渲染输出。

本课程内容包括五个模块:

模块一 3D MAX基础

项目一 3D MAX基本界面设置;

项目二 3D MAX基本操作;

模块二 室内场景建模

项目一 室内主要模型创建;

项目二 室内灯光和摄像机创建;

项目三 室内场景渲染;

模块三 住宅空间效果图制作

项目一 客厅效果图;

项目二 餐厅效果图;

项目三 卧室效果图;

项目四 室内全景效果图;

模块五 商务空间效果图制作

项目一 酒店效果图制作;

项目二 会议室效果图制作。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机房;

2.教学方法: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如学习通、多媒体教学---视频、动画、模拟、演练、讲解)。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室内设计装修工作经历,能熟练操作3D MAX,具有双师型素质;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11

营销与技巧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2.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3.拥有团队协作精神及敬业精神。

知识目标

1.了解室内设计相关营销与技巧的基础知识;

2.结合室内设计专业掌握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及技能;

3.掌握和理解市场营销的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具备精益求精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室内设计的想象能力;

3.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能力;

4.能够进行独立完成,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实际运作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模块:

模块一 市场营销相关的理论知识;

模块二 市场营销相关的方法与技巧;

模块三 结合室内行业方面的知识,案例分析法,案例演示法,现场示范法理解营销与技巧。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课堂讨论、启发引导、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任课教师有较丰富的营销学专业教学经验,或从事营销行业经历,具备较好的表达能力;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2)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9所示。

表9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 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素质知识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CAD室内施工工程图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2.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3.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具有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具备精益求精的能力。

知识目标

1.熟悉AutoCAD的软件的使用;

2.熟悉室内设计施工流程及材料,家具的常用尺寸;

3.掌握现场量房的技巧;

4.熟练掌握CAD软件操作命令,绘制施工图纸及打印输出。

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软件操作能力;

2.具有较强的施工图的识图及绘图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及实际运作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模块:

模块一 熟悉AutoCAD软件操作

项目一 室内设计概述;

项目二 CAD软件操作;

模块二 现场量房

项目一 量房工具与量房方法;

项目二 现场量房;

模块三 绘制室内施工图

项目一 绘制平面图;

项目二 绘制剖立面图;

项目三 绘制大样详图;

模块四 图纸输出

项目一 布局空间运用;

项目二 图纸打印输出。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机房、户型室;

2.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示范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室内设计工作经历,具有双师型素质;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2

居住空间设计

素质目标

1.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良好的沟通组织能力;

2.提升信息素养、艺术素养;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客户接洽与场地测绘;

2.熟练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程序与方法、风格、原则与基本法则,各个功能空间的设计;

3.熟悉居住空间设计的思维方法;

能力目标

1.具有与客户沟通的能力;

2.具有方案陈述表达能力;

3.具有居住空间设计能力,陈设与软装饰设计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六个模块:

模块一 设计准备

模块二 主题背景墙设计

项目一 家居空间组织与界面设计;

项目二 家居空间内含物设计;

项目三 主题背景墙设计;

模块三 门厅设计

项目一 门厅设计要点;

项目二 中式门厅设计;

模块四 客厅设计

项目一 客厅设计要点;

项目二 现代客厅设计;

模块五 卧室设计

项目一 卧室设计要点;

项目二 欧式卧室设计;

模块六 小户型空间方案设计。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机房、校外实训基地;

2.教学方法:以案例和实践教学为主,采用模块化、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教学应注重实用性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室内设计装修经历,具有双师型素质;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3

公共空间设计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

2.提升信息素养、艺术素养;;

3.提高自我思考能力和解决设计中实际问题的统筹能力;

知识目标

1.熟悉公共空间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公共空间规划和设计的原则;

3.熟练掌握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方法;

4.熟练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任务确认与分析、能够进行方案表达;

2.能够对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鉴赏;

3.提高公共空间功能设计、陈设与软装设计等综合设计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五个模块:

模块一 设计基础理论

项目一 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及设计要素;

项目二 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

模块二 公共空间设计——办公空间

项目一 办公空间空间构成设计;

项目二 办公空间设计的原则与要点;

模块三 公共空间设计——展示空间

项目一 展示空间空间构成;

项目二 展示空间装饰与展示道具设计

模块四 公共空间设计——餐饮空间

项目一 餐饮空间空间构成设计与装饰设计;

项目二 餐饮空间色彩与照明设计;

模块五 公共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

项目一 酒店空间空间构成设计与装饰设计;

项目二 酒店空间色彩与照明设计。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2.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分组演练、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室内设计装修工作经历,能熟练操作3D MAX,具有双师型素质;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学生学习过程评价(30%)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4

装饰材料与预算

素质目标

1.具备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设计习惯;

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3.具有吃苦耐劳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电泥木油材料的施工流程;

2.了解材料的用法及家装市面上的施工材料种类、规格以及施工预算;

3.熟悉定额、清单,并掌握其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预算书及清单。

能力目标

1.能识读招投标文件,掌握工程概况;

2.能辨识市面上常用施工材料的规格、种类;

3.能熟悉清单,掌握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工程量清单。

4.能熟悉定额,掌握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预算书。

本课程内容包括五个模块:

模块一 室内装饰业概念

项目一 室内装饰工程及作业流程;

项目二 室内装饰工程项目的概念和特点;

模块二 室内装饰工程预算费用与定额

项目一 室内装饰工程费用构成;

项目二 室内装饰工程预算定额;

项目三 室内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

模块三 室内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

项目一 工程量概述;

项目二 建筑面积及楼地面工程计算;

项目三 墙柱面和顶棚装饰工程计算;

项目四 门窗和木结构装饰工程计算;

项目五 油漆、涂料、裱糊装饰工程计算;

模块四 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项目一 室内装饰工程预算的种类、作用和编制方法;

项目二 室内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审查;

模块五 室内装饰工程量清单及清单计价

项目一 室内装饰工程量清单及计价内容;

项目二 室内装饰工程量清单及计价的编制。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工艺与材料室;

2.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驱动或项目诱发增加学生兴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室内设计装修经历,具有双师型素质;

4.课程考核: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5

室内电脑效果图设计与制作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室内设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养成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的科学态度。

知识目标

1.了解室内设计软件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2.了解室内设计效果图评价与赏析方法;

3.熟悉用电脑效果图表现室内设计流派、风格特征等技能。

能力目标

1.能准确表达自己作品的风格特征,独立设计并制作室内效果图;

2.能掌握室内效果图的制作方法,并可以灵活应用在室内效果图的表现中。对设计方案进行艺术再创作,以此传达审美意识,体现艺术个性;

3.掌握市场主流效果图设计软件的使用,具备与企业岗位对接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模块:

模块一 建模软件功能介绍

项目一 草图大师软件功能介绍;

项目二 SUAPP介绍;

模块二 渲染软件功能应用

项目一 V-Ray渲染器学习;

项目二 室内场景渲染案例操作;

模块三 居住空间功能分区及陈设搭配

项目一 居住空间任务书解读;

项目二 居住空间模型制作;

项目三 居住空间效果渲染;

项目四 汇报册制作;

模块四 商务空间特征与陈设搭配

项目一 商务空间任务书解读;

项目二 商务空间模型制作;

项目三 商务空间效果渲染;

项目四 汇报册制作。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机房;

2.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分组合作、教学做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思政元素;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室内设计装修经历,具有双师型素质;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6

软装设计

素质目标

1.培养审美意识与工匠精神,弘扬传播传统文化的良好美德;

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3.引导原创设计,尊重知识产权,培养法治意识。

知识目标

1.了解软装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软装设计风格定位;

3.掌握装饰元素、色彩元素选取技能;

4.掌握室内软装设计原理,掌握设计基础技能:色彩搭配原理、软装风格定位、软装设计等技能。

能力目标

1.能运用色彩原理进行室内空间软装搭配;

2.能结合软件进行室内软装风格的效果图处理。

本课程内容包括八个模块:

模块一软装设计的概念与设计原则基础知识

模块二 软装主流风格解析及应用

项目一 中式风格的应用;

项目二 日式风格的应用;

项目三 地中海风格的应用;

项目四 美式风格的应用;

模块三 室内软装配饰色彩解析

模块四 主流格调解析

模块五 家居风水——风水元素融合现代空间设计

模块六 软装配饰设计方案实操。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2.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实际操作和对实训结果分析能力;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室内设计装修经历,具有双师型素质;

4.考核要求:考试,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3)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10所示。

表10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及要求(8门选4门)


序 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素质、知识、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线描

素质目标

1.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3.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心;

4.认真、严谨的态度。

知识目标

1.熟悉线的表现技法及种类;

2.掌握线描的应用;

3.掌握线描的创意设计。

能力目标

1.具备线条的造型能力和变化能力;

2.具备线条的创意设计能力;

3.具备线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

模块一 线描基础知识

项目一 线描的种类及表现方法;

项目二 线描的应用;

模块二 线描应用技巧

项目一 线描的创新设计。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画室;

2.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具有美术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教学能力;

4.考核要求:考查,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素质目标

1.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3.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心;

4.认真、严谨的态度。

知识目标

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

2.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3.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能力目标

1.具备非遗保护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具备认识非遗价值的能力;

3.具备识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

模块一 非遗常识

项目一 非遗的概念;

项目二 非遗的分类;

项目三 非遗的价值;

模块二 非遗的现状及保护

项目一 非遗的保护;

项目二 非遗的现状;

项目三 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与要求。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2.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田野调查、小组讨论专题讲座、活动参与等形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尊重传承人、了解非遗的价值、投入到非遗保护队伍中去;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丰富的非遗研究实践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采取形成性考核(50%)+终结性考核(50%)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3

苗族服饰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2.培养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具备精益求精的能力;

3.培养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4.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苗族发展史,苗族服饰的特点及分类;

2.掌握苗族服饰的结构制图的方法;

3.掌握苗族服饰的工艺流程和制作工艺。

能力目标

1.具有民族识别能力;

2.具有超强的识图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有较强缝制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

模块一 苗族概述

项目一 苗族发展史;

项目二 苗族服饰的分类及款式特征;

模块二 苗族服饰应用与创新

项目一 以湘西苗族服饰解析苗族服饰结构制图;

项目二 以湘西苗族服饰为例解析苗族服饰的缝制工艺;

项目三 苗族服饰的创新。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2.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苗族服饰调研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丰富的苗族服饰研究实践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4

设计美学

素质目标

1.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3.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心;

4.认真、严谨的态度。

知识目标

1.熟悉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2.掌握形式美法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3.掌握案例分析。

能力目标

1.具备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具备案例分析的能力;

3.具备将美学知识在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

模块一 设计的概念;

项目一 形式美法则;

模块二 知识应用

项目一 形式美法则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2.教学方法:运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如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教学,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加强学习,积累美学知识;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丰富的设计理论知识及产品设计实践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采取形成性考核(50%)+终结性考核(50%)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5

苗绣技艺

素质目标

1.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团队协作精神;

3.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4.认真、严谨的态度。

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苗绣的基本针法及苗绣图案的绘制知识;

2.掌握苗绣基本针法及技巧的运用;

3.掌握苗绣在产品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能力目标

1.具有苗绣的图案设计运用能力及产品设计中的重构能力;

2.具有运用不同的针法,表现其设计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娴熟的刺绣技巧、描述和展示产品的设计灵感、制作过程及产品的推广;

4.能够进行产品研发,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实际运作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

模块一 苗绣现状

项目一 苗绣的概念及市场前景分析;

模块二 苗绣技巧

项目一 苗绣的基本针法的训练;

项目二 苗绣图案的刺绣训练;

项目三 苗绣图案的设计及在工艺产品中的设计与制作。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苗绣工作室;

2.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分组演练、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苗绣技艺技能,具有双师型素质;

4.课程考核:考查,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6

土家织锦技艺

素质目标

1.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团队协作精神;

3.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4.认真、严谨的态度。

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土家织锦的历史发展、分布、工艺特点等知识;

2.掌握好土家织锦的工艺流程;

3.掌握好土家织锦的传统纹样及色彩知识;

4.掌握好土家织锦传统纹样与现代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力。

能力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具备精益求精的能力;

2.具有土家织锦的图案设计和产品研发能力;

3.具有熟练掌握土家织锦的操作能力;

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娴熟的操作技巧,描述和展示产品设计、制作过程及产品的推广;

4.能够对土家织锦进行产品研发和制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实际运作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模块:

模块一 土家织锦基础

项目一 土家织锦概述、分布地区、历史渊源;

项目二 土家织锦的工艺流程;

模块二 土家织锦设计项目一 土家织锦织锦传统纹样与色彩构成;

项目二 土家织锦传统纹样与现代图案的设计;

项目三 土家织锦的织造工艺;

模块三 土家织锦的发展

项目一 土家织锦融入现代设计,

项目二 设计研发各种土家织锦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优秀产品;

项目三 根据设计稿与制作半成品,再制作成成品。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土家织锦工作室;

2.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分组演练、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拥有土家织锦技艺技能,具有双师型素质;

4.课程考核:考查,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

7

少数民族服饰色彩设计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2.培养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具备精益求精的能力;

3.培养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4.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知识目标

1.熟悉民族服饰的特点;

2.熟悉民族服饰的色彩特点;

3.掌握民族服饰色彩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具备各民族服饰色彩特点的识别能力;

2.具备色彩的重构、组合设计能力;

3.具备民族服饰色彩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

模块一 色彩的基本知识

项目一 民族服饰色彩的搭配;

模块二 民族服饰色彩的现代应用。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机房;

2.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操训练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具有设计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服饰色彩研究实践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8

现代设计史

素质目标

1.培养学习习惯与学习素质,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2.培养归纳概括学习知识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勤奋好学、主动求知的精神。

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设计史的概念、历史及发展;现代设计的核心理念、特点和;

2.熟悉现代设计史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特点;了解现代设计史、工业设计史的兴起与应用。

3.理解现代设计运动兴起、发展、高潮、特征等一般发展形式和主要运动成就。

能力目标

1.培养具备正确、准确、敏锐地观察、感受设计美学的能力,探求设计应用的美学感;

2.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认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创造能力;

3.具备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的思维习惯。

本课程内容包括七个模块:

模块一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模块二 “工艺美术”与“新艺术”运动;

模块三 “装饰艺术”运动;

模块四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萌起;

模块五 工业设计的兴起;

模块六 消费时代的设计;

模块七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2.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演示法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需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丰富的设计理论知识;

4.考核要求:考查,采取形成性考核(50%)+终结性考核(50%)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3.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

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11所示。

表11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 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素质、知识、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市场调查

素质目标

1.脚踏实地的做事精神;

2.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知识目标

1.掌握水、电材料、板材的名称、规格、型号价格及配件;

2.掌握石材、瓷砖、实木地板、涂料、五金名称、规格、型号及应用范围;

3.掌握洁具、卫浴、灯具、门、厨房用具的种类作用及选购方法;

4.掌握水、电、泥工、木工、漆工等相关施工工艺的要求与验收。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设计方案要求找到合理的装饰材料;

2.能按标准的施工工艺进行实施,保障工程质量效果。

1.水、电材料及配件规格、型号、用途、特点及价格;

2.板材的名称、规格、用途、特点及价格;

3.石材、涂料、实木、地砖及五金额种类、用途、价格和选购方法;

4.洁具、灯具、门、厨房用具种类、用途、价格及选购方法;

5.通过前期市场调查,根据所得数据及内容,进行装饰材料工程预算结算书的初步编制。

1.教学条件:大型建材市场;

2.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消费者调查、建材营销员访谈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通过过程评价(60%)和调研成果报告(4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2

毕业采风

素质目标

1.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自豪感;

2.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知识目标

1.了解当地的建筑特色;

2.调查当地建材市场,了解新工艺、新材料;

3.调查当地民族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4.调查色彩元素在当地建筑中的运用。

能力目标

1.能通过毕业采风收集毕业设计素材;

2.能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当地建筑特色;

3.能分析提炼建筑色彩及元素进行再运用;

4.能通过毕业采风确定毕业设计主题方向、初步设计思路。

1.以了解湖湘文化为主的湖南历史人文精神采风活动;

2.以了解湖南自然景观、风情景色为主的采风活动;

3.以长沙城市商业圈内商业建筑及装修装饰特征的采风活动;

4.以了解装修装饰材质为核心的建材市场采风实践活动。

1.教学条件:参观调研大型建材市场、家具卖场、当地民宿、建筑群;

2.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法、讨论、总结等教学方法;

3.师资要求:毕业采风需配置1名专业导游以及不少于2名室内专业指导老师;

4.考核要求:考查,通过过程评价(60%)和毕业采风报告(4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3

跟岗实习(含劳动实践)

素质目标

1.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心。

知识目标

1.了解室内环境设计相关企业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

2.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

3.认知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和核心技能。

能力目标

1.具备一个企业员工的基本能力;

2.具有符合企业的技能要求;

3.能够胜任相关的岗位工作,且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发展空间。

1.熟悉企业和项目工地:企业文化简介;安全制度学习;参观项目工地;

2.室内装饰设计员岗位实习:观摩学习;现场勘查,绘制设计草图;绘制施工图;绘制效果图;施工监管;验收等内容。

1.教学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企业;

2.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3.师资要求:建议选用典型的工作岗位为载体,让学生在岗位工作过程中,正确识读技术资料,熟练操作,独立设计,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风尚发展趋势,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4.考核要求:考查,

通过过程评价(30%)和终结性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4

毕业设计

素质目标

1.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良好的沟通组织能力;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提升信息素养,艺术修养。

知识目标

1.了解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办法;

2.掌握设计主题的确立及表达方式;

3.掌握毕业设计成果的表达方式;

4.熟练掌握设计思想陈述与毕业答辩方法。

能力目标

1.作品创意设计能力、设计表达能力;

2.方案陈述与思辨能力;

3.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与文档排版能力;

4.具有室内设计(居住空间、公共空间)相关的作品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毕业设计分为六个环节:

1.选题:提交毕业设计选题任务书、设计方案;

2.设计草图:制作CAD平面布置方案;

3.设计详案:提交CAD施工图、室内效果图;

4.成果表达:提交毕业设计成果报告书、作品电子档、展板;

5.毕业答辩:提交毕业设计评阅表、答辩记录表、成绩评定表并进行现场答辩,接受提问;

6.提交材料:展板、毕业设计电子档、纸质档装订成册并上传扫描件。

1.教学条件:学生具备计算机;

2.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法;综合运用三年来所学的各方面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系统、完整、规范的毕业设计创作,全面测试学生本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技能,达到对学生几年来专业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检验、融会贯通与综合运用的目的;

3.师资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通过过程评价(30%)和作品评价(70%),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5

顶岗实习

素质目标

1.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心。

知识目标

1.了解室内环境设计相关企业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

2.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

3.掌握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和核心技能。

能力目标

1.具备一个企业员工的基本能力;

2.具有符合企业的技能要求;

3.能够胜任相关的岗位工作,且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发展空间。

1.实习企业的相关制度与相关要求;

2.室内设计制图员(轮岗);

3.室内装修工程管理(轮岗);

4.室内工程预算(轮岗)。

1.教学条件:顶岗实习企业;

2.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三年来所学的各方面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顶岗实习实习任务,结合职业方向选择适宜的岗位完成实习;

3.师资要求:任课教师应保持与顶岗实习学生的密切联系,时时关心实习动向及实习收获;

4.考核要求:考查,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完成。实习单位意见占40%,实习报告占40%,实习答辩占20%。

6

毕业教育

素质目标

1.培养求真务实的做事精神;

2.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促进毕业生的发展与成才。

知识目标

1.了解自身毕业阶段的身心变化状态和特征;

2.掌握未来职业规划的知识能力;

3.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能力目标

1.具备知识与技能的相互转换的能力;

2.具备职业化的沟通能力、行业信息的辨别能力;

3.具备选择正确的职业规划的能力。

1.以学生毕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2.以学生就业、责任、入职、职业素养培训为主体的毕业教育实践;

3.其他毕业教育实践,

1.教学条件: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大教室或报告厅;

2.教学方法:专场主题报告、线上答疑等;

3.师资要求:实施过程实行教研室、指导老师、班主任三层管控;每个班级至少安排1位专业指导老师,1位就业指导老师;

4.考核要求:考查,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过程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



教学进程安排表如表12所示。

表12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分配

学期/教学周/课时数

考核方式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2

3

4

5

6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

必修课程

00900001

军事理论

必修

2

36

36

2

考查







00900005

军事技能

必修

2

112

112

2(周)

考查







00900003

劳动教育

必修

1

18

18

1x18W

考查







02610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必修

3

52

34

18

2x13W

2x13W

考试





02610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4

52

52

2

2

考试






02620001(1-5)

形势与政策

必修

1

40

40

1x8W

1x8W

1x8W

1x8W

1x8W

考查



02640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

2

32

24

8

2x12W

2x4W

考查





020230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4

72

28

44

4x18W

考试






01113002

创业基础

必修

2

36

32

4

2x18W

考查






01113001

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

必修

2

36

26

10

2x18W

考查






02413001

(1-4)

大学体育

必修

6

108

16

92

2

2

2

2

考查



00900002

大学生安全教育

1

10

10

0

2x5W

考查







小计

30

604

316

288

11

14

5

5

3



公共基础

限选课程

02415012

应用文写作

限选

2

32

20

12

2

考查






02413009

大学语文

限选

2

36

30

6

2x18W

考试






02530001

大学英语

限选

4

60

52

8

4x15W

考试






小计

8

128

102

26

6

2






公共基础

任选课程

(6门选3门

二、三、四学期任选1门,修满6个学分)

02415014

普通话

选修

2

32

16

16

2x16W

2x16W

2x16W

考查




02415013

演讲与口才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143019

现代礼仪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04020018

苗族鼓舞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05020009

茶艺文化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143017

湘西民俗旅游文化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小计

6

96

48

48

2

2

2





合计

44

828

466

362

17

18

7

7

3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02333001

设计素描

必修

3

60

20

40

4x15W

考试






02325002

色彩构成

必修

3

60

20

40

4x15W

考试






02323010

设计构成

必修

3

54

18

36

3x18W

考试






02334005

室内手绘效果图

必修

3

54

18

36

3x18W

考试






02345004

人体工程学

必修

2

36

16

20

2x18W

考试






02333024

草图大师

必修

5

90

30

60

5x18W

考试






02333030

施工工艺与材质

必修

3

54

20

34

3x18W

考试






02334009

家具设计

必修

4

68

28

40

4x17W

考试






02345010

3D MAX

必修

5

85

35

50

5x17W

考试






02333007

Photoshop

必修

3

51

21

30

3x17W

考试






02335024

营销与技巧

必修

1

16

8

8

2x8W

考试






小计

35

628

234

394

8

8

8

12

2



专业核心课程

02333019

CAD室内施工工程图

必修

5

90

36

54

5x18W

考试






02333022

居住空间设计

必修

4

72

32

40

4x18W

考试






02345005

公共空间设计

必修

4

68

30

38

4x17W

考试






02333026

装饰材料与预算

必修

4

68

34

34

4x17W

考试






02315051

室内电脑效果图设计与制作

必修

4

72

30

42

9x8W

考试






02333027

软装设计

必修

4

72

30

42

9x8W

考试






小计

25

442

192

250

9

8

18





专业拓展课程(8门选4门,一、二、三、四学期任选1门,修满8个学分)

02325026

线描

选修

2

32

16

16

2x16W

2x16W

2x16W

2x16W

考查



02323009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313018

苗族服饰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300008

设计美学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300010

苗绣技艺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323012

土家织锦技艺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053030

少数民族服饰色彩设计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335019

现代设计史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小计

8

128

64

64

2

2

2

2




合计

68

1198

490

708

10

10

19

22

20



集中

实践

课程/环节

02315026

市场调查

必修

1

24

4

20

1W

考查






02313022

毕业采风

必修

1

24

2

22

1W

考查






02313033

跟岗实习(含劳动实践)

必修

3

72

0

72

1W(假期)

2W(假期)

考查





02313023

毕业设计

必修

8

192

20

172

8W

考查






02300001

顶岗实习

必修

20

480

0

480

1W

19W

考查





00900008

毕业教育

必修

1

10

10

0

1W

考查






小计

34

802

36

766

1周

2周

11周





总计

146

2828

992

1836

27

28

26

29

23





















注:①公共基础课程按并行方式排课。

②专业课程根据专业特点,应以并行方式排课为主。

③全院性公共任选课程排课时由教务处指定上课阶段。

④以实践周排课的课程用“周数W”表示,如“4W”表示该课程4周,每周节数由各专业自定;其它串行和并行课程用“周课时×周数W”表示,如“4×5W”为该课程周4课时,排5周;4表示4课时。

⑤除独立实训周外,周课时原则上每周不超过30学时。


学时与学分分配如表13所示。

表13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序号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课程门数

总学分

教学课时

总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理论课

实践课

1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12

30

316

288

604

21.36

选修课

6

14

150

74

224

7.92

2

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

11

35

234

394

628

22.21

3

专业核心课

必修课

6

25

192

250

442

15.63

4

专业拓展课

选修课

4

8

64

64

128

4.53

5

其他类

课程/环节

必修课

7

34

36

766

802

28.36

总 计

——

46

146

992

1836

2828

100

公共基础课程

——

828

29.28

实践课

——

1836

64.92

选修课

——

352

12.45

为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须拥有一支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实践技能、丰富的表达方式的教师队伍。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为13:1。专业教学团队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专、兼职教师须满足下列任职条件。

1.队伍结构


表14专业教学团队一览表


人数/比例

人数

比例(%)

备注

职称结构

教授

1

7.7

兼职

副教授

3

23.1

专职

讲师

6

46.2

专职

初级

3

23.0

专职

学历结构

博士

0



硕士

4

33.3


本科

8

66.7


年龄结构

35岁以下

5

42


36-45岁

5

42


46-60岁

2

17


61岁以上

0

0


双师型教师

10

83.3


专任教师

12

100


专业带头人

1

8.3


生师比

不高于13:1




2.专业带头人

(1)具有3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历,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奖励。

(3)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事室内装饰行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中、高级技师。

3.专任教师

(1)具有良好的师德,较强的敬业精神,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熟悉企业岗位任职与职业技能要求。

(2)具有室内设计、艺术设计、美术教育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较强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水平,能胜任所教授的课程。

(3)具有高校教师任职资格证书,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4)每两年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4.外聘教师

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培训师担任专业理论课教师,聘请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教师,实施“企业师傅+学校教师(双师)”双导师制。建立师傅带培津贴制度,实行以师带徒的工作室培养模式,并把带培情况纳入企业师傅个人绩效考核,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培训、企业专家来学校兼职任教”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具体要求见表15。

表15教学场地、设施配置及功能


序号

教学场地

设施配置

功能

1

多媒体教室

电子黑板

理论课教学

2

实训室

教学机柜、投影设备、电脑、软件设备、交互式触摸查询一体机、自动录播系统、立体投影系统、电子黑板

设计素描、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室内色彩搭配、人体工程学等理论教学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按照完成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学习情境教学要求配置,每个场地满足一次性容纳50名学生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专业课程的实践条件配置与要求见下表16(以200学生数为基准)。

表16校内实训室配置与要求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与设备名称

班均台套数

主要实训项目

1

工艺与材料室

水电、地、墙工艺展厅;

板材、五金等装修建材展厅

2间

施工与材料

2

户型室

毛坯房

1间

CAD室内施工工程图(现场勘察)

3

室内设计专用机房

交互式触摸查询一体机1套、投影设备1套,电脑

50台

CAD室内施工工程图,草图大师、3D MAX等课程实训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开展施工工艺与材质、装饰材料、室内软装搭配、室内设计、CAD室内施工工程制图、电脑效果图制作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具体要求见表17。

表17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校外深度合作实习基地


序号

实验实训

基地(室)名称

功能

(实训实习项目)

用途

1

常州市河森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家具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

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

2

吉首筑家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工艺与材质,装修材料与预算

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

3

湘西千思智造家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软装设计、室内电脑效果图设计与制作

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

4

上海权匠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工艺与材质、装饰材料与预算、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

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学生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提供室内设计师助理、CAD室内施工工程制图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主流业务,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具体要求见表18。

表18校外实习基地配置与要求


序号

实验实训

基地(室)名称

功能

(实训实习项目)

用途

可容纳实习学生人数

1

常州市河森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家具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

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

20

2

吉首筑家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工艺与材质,装修材料与预算

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

20

3

湘西千思智造家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软装设计、室内电脑效果图设计与制作

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

20

4

上海权匠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工艺与材质、装饰材料与预算、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

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

20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教育部规划教材,如果没有教育部规划教材,原则上征订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专业部分教材选用见下表19。

表19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材选用表


序号

教材名称

教材类型

出版社

主编

出版日期

1

设计素描(四色版)

十三五规划

东北大学出版社

禹青

2017

2

色彩构成(四色版)

十三五规划

东北大学出版社

张琛

2018

3

设计构成基础(四色版)

十三五规划

东北大学

王希晶

2017.6

4

室内设计软装配色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理想.宅

2019


5

人体工程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李岩

2018


6

从设计到施工装修现场工法

兵器工业出版社

理想.宅

2019


7

SKETCHUP实用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8

3dsMaxVRAY室内效果图制作实训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


9

Photoshop CS6图像处理案例教程

中国铁道出版社

传智播客高教产品研发部

2018


10

AutoCAD施工图绘制教程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11

居住空间设计

清华啊大学出版社

李梦玲

2018


12

DK家装设计全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克莱尔.斯蒂尔

2018


13

3D MAX2020+Vray效果图制作从门到精通

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唯美世界曹茂鹏

2019


14

室内设计风格图文速查

机械工业出版社

高钰

2019


15

家具设计基础

十三五规划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吴卫光


16

室内装修施工全能一本通

人民邮电出版社

陈雪杰 业之峰装饰

2019


17

装修预算一本通

中国工信出版社集团人民邮政出版社

理想.宅

2019


18

土家族苗族服饰解析

校本教材

2019



19

湘西民俗

乡土教材

2018



20

摆手舞

乡土教材

2018



21

苗鼓

乡土教材

2019



22

土家族苗族图案解析

校本教材

2019



23

湘西民俗

校本教材

2016



24

礼仪

十三五规划

东华大学出版社

迟瑞芹

2016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与室内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相适应的图书、期刊、 专业理论资料、技术规范标准、思维训练及实训操作等。

专业主要参考图书文献资料见下表20。

表20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参考图书文献配备表


序号

图书文献名称

具体要求(册)

1

AutoCAD中文版室内装潢设计自学视频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

2

中文版AutoCAD室内装潢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

3

室内设计工程制图方法及实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

4

《软装设计师手册》 简明敏 主编

20

5

《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 郑曙旸 主编

20

6

《室内设计资料集》 张绮曼,郑曙旸  主编

20

7

《室内居住空间设计手册》 小原二郎主编

20

8

《室内设计师专用协调色搭配手册》

作者艾莉斯·芭珂丽

20

9

《设计准则:成为自己的室内设计师》

〔美〕伊莱恩·格里芬著

20

10

《住宅设计解剖书》〔日〕增田奏 著

20

11

《设计与对话:127位室内设计师访谈录》

作者设计与对话编辑组编

20

12

《室内设计师专用协调色搭配手册》

作者艾莉斯·芭珂丽

20

13

室内设计软装配色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28892 ;理想·宅 编著;页码:256页;16开;定价98元

20

14

室内设计风格图文速查;机械工业出版社;主编:高钰;定价:56元

20

15

《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郑曙旸 主编

20

16

dop室内施工图制图标准 赵鲲、朱小斌

同济大学出版社 9787560881805

20

17

3D MAX2016基础培训课程 时代印象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

20

18

人体工程学 刘涛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

19

家装设计学 刘超英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

20

设计必修课•室内材料应用

理想•宅 化学工业出版社 书号:9787122316745

20

21

设计必修课•室内居住空间设计

理想•宅 化学工业出版社 书号:9787122316752

20

22

设计必修课•室内风格设计

理想•&宅 化学工业出版社 书号:9787122316783

20

23

设计必修课•室内色彩搭配

理想•宅9787122316776

20

24

设计必修课•室内软装陈设

理想•宅 化学工业出版社 书号:9787122316769

20

25

家装配色+软装陈设实用图典•北欧

理想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书号:9787830026059

20

26

家装配色+软装陈设实用图典•简约风格

理想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书号:9787830026066

20

27

家装配色+软装陈设实用图典•中式

理想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书号:9787830026080

20

28

家装配色+软装陈设实用图典•美式

理想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书号:9787830026073

20

29

设计师的材料清单

朱小斌、林之昊 同济大学出版社 9787560874500

20

30

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

郑曙旸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787112167395

20

31

室内设计工程制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

32

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精解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

33

Photoshop从入门到精通(微课视频版)中国

20

34

Photoshop从入门到实践(全程视频版)中国

20

35

家具设计

20


3.数字教学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具体要求见表21。

表21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数字资源配备情况


音视频素材(G)

教学课件(个)

数字化教学案例(个)

虚拟仿真软件(个)

数字教材

(册)

100

40

100

2

5


4.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专业利用职教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知网、维普等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具体要求见表22。

表22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资源选用表


序号

数字化资源名称

资源网址

1

艺术鉴赏

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00001731.html

2

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

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03389874.html

3

CAD2019装修施工图教程

https://www.51zxw.net/List.aspx?cid="683

4

室内设计作品欣赏

http://sn.cndesign.com/

5

3D MAX-VR渲染器效果表现

https://huke88.com/course/12521.html

6

拓者设计吧

www.tuozhe8.com

7

达人室内设计网

http://www.wonadea.com

8

室内设计联盟

https://www.cool-de.com

9

设计家

https://www.searchome.net

10

马蹄设计网

www.mt-bbs.com

11

高质量3D模型

www.justeasy.cn

12

图案设计(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电子书)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pdf/index.html?art_id="18076430508837801655

13

设计心理学:体验与创意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WJTU-1206460812


1.信息化教学

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家具设计》课程中,为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见老师的示范操作,课程教学采取翻转课堂模式,教师通过摄像技术将室内设计到施工再回到设计的操作手法和讲解通过摄像头和麦克风记录下来并保存,形成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超星学习通和智慧职教等信息化平台传送给学生,即创新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胡格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其职业技能,在专业与专业实践课程中,采用胡格教学方法,开展项目教学,以项目驱动,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内容,教师只加以指导,完成后再由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如《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以客服需求为项目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依次完成品牌认知、品牌分析、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四个内容,结合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依据服务区域品牌经济建设的需要去突破专业壁垒,自己制订设计方案,讨论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方法的合理性,完成项目设计。这种以项目为导向,理论教学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任务,让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只加以引导、点评,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3.行动导向教学

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中技能要求较高的内容,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分组教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组织教学,让学生零距离接近生产环境,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进行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为突出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CAD室内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为例,其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室内设计施工工程图制作这个典型工作任务。教师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房屋样板设计的过程,按流程完成房屋室内设计内容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懂得需要做什么,怎样做,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学以致用。

4.“课堂+大师工作室+师徒”现场教学

专业教学依托校内大师工作室、校外跟岗实习基地,形成“课堂+工作室”的专业建设模式,实施“课堂+大师工作室+师徒”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即徒弟,教师即师傅,把课堂搬进工作室,把产品搬进课堂,学中做,做中学,工学交替,以产品、项目驱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缩短学校与企业距离。如《居住空间设计》、《家具设计》、《CAD室内工程施工图》、《装饰材料与施工》等专业课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到工作室现场教学,学生容易接受、理解,实用性强。

1.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

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采用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课程最终学习成绩由线上学习成绩40%+线下学习成绩60%两部分组成。

2.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

学生在跟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工作过程控制与考核,实行校企双方考核制度。考核分两部分:一是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占总成绩的30%;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总成绩的70%。学生顶岗实习作单独一门成绩计。

3.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建设思路,通过完成具体学习项目的实施过程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把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单项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过程考核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根据课程目标与过程性考核评价成绩、终结性考核评价的相关程度,按比例计入课程期末成绩。

表23专业建设质量监控点


监控维度

监控点

监控标准

1.专业设置

(1)专业设置论证报告

≥良好

(2)培养目标与规格

≥良好

(3)年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良好

2.专业建设与改革

(4)专业建设规划

≥良好

(5)课程建设规划

≥良好

(6)专业标准体系建设(含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及题库、毕业设计标准,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

≥良好

(7)专业课程体系

≥良好

(8)教学组织设计

≥良好

(9)教学方法和手段

≥良好

(10)实习实训项目开出率

100%

(11)整体项目开出率

≥85%

(12)专业制度体系建设(课程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专业评估等)

≥良好

3.专业师资队伍

(13)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良好

(14)专任核心课教师(名)

≥3

(15)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名)

≥1

(16)“双师型”教师比例

≥70%

(17)教师培养培训达标率

100%

(18)平均年度发表论文与出版著作(篇)

4

(19)平均年度在研课题与项目

3

4.专业教学环境

(20)实训室建设规划

≥良好

(21)实训室数量及设备台套数

≥良好

(22)生产性实训基地数量

≥1

(23)专业网络平台建设

≥良好

(24)专业图书资料(册)

≥500

(25)年度生均经费投入(元)

≥7000

(26)招生计划(人)

≥50

(27)招生计划完成率

≥90%

(28)新生报到率

≥90%

(30)专业年度办学水平评估

≥良好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专业教师一学期须听课8次,专业负责人及教研室主任听课评课不少于8次、评课不得少于4次;每学期应保证有20%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活动,新教师必须实行一对一指导两年;教师若发生教学事故,不得参与当年评优评先,年度考核不高于合格等次。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出具具体的分析报告,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措施,为下一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4.专业教研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测评合格。

2、修完所有课程,成绩全部合格,所修学分达到毕业规定的146个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44学分,专业课程68学分,集中实践课程34学分)。

3、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及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普通话、英语三级等证书,但不作为取得毕业证的必要条件。

4、毕业设计成果考核合格,参加半年的顶岗实习并考核合格。

5、满足学生学籍管理相关规定要求。

满足以上要求,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表如下表24

表24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学年

学期

教学进程周次

课堂教学周数

开学准备周数

实践教学周数

考试周数

学期教学总周数

寒暑假周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军训

入学教育

市场调查

跟岗实习(含劳动实践)

毕业采风

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

毕业教育

第一学年

#

#

15

1

2

1

1

20

6







18

1

1(假期)

1

20

5








第二学年

18

1

1

20

6









17

1

1

2(假期)

1

20

4







第三学年

8

1

1

8

1+4(假期)

1

20

2






19

1

20











总计

76

5

2

1

1

3

1

8

24

1

5

120

23

说明

1.每学期教学总周数为20周,三年6学期教学总周数共120周,其中课堂教学76周;

2.课堂教学指除集中实践教学周、考试、开学准备、校外跟岗、顶岗实习以外的教学;顶岗实习总周数为24周,其中占用的第三学年寒假(共4周)不计课时数;

3.符号含义:○为开学准备周,↑为入学教育,#为军训,※为课堂教学周,☉为考试周,☆为毕业采风,★为毕业设计,*为市场调查,◇为顶岗实习,为毕业教育)